安國寺位于離石城西南四公里的烏崖山麓,群山環抱,背依絕壁,面臨深谷。周數里蒼松翠柏千姿百態,山寺蕩漾于碧波綠浪之中,古樸典雅,肅穆幽深。
安國寺原名安吉寺,始建于唐貞觀十一年(637年),曾為唐代宗女——昌化公主食邑。宋仁宗嘉佑三年,鎮西人王公佐于古剎山巔筑寨,王稱安國王,寨稱安國寨,安吉寺遂改名安國寺。寺觀宏偉,殿宇軒昂,亭臺樓閣相連。佛殿居中,內塑五彩佛三尊,高四點八米。壁畫六十八幅,繪敘釋迦牟尼經歷。左有十王殿,殿東側為接客廳。對面銅塔樓,樓左右鐘鼓樓對稱??蛷d東為一小院曰“清靜處”,樓下磚窯五孔,為于清端公祠堂,樓上亭閣七間為偏殿和關帝閣。外圍古建筑有石牌樓、觀音閣、于中丞公生祠、萊公別墅、磚塔等古建筑,由南至東呈馬蹄形環繞。
安國寺古剎風景秀麗,氣候宜人,佛教文化深厚,人文歷史薈萃,古建筑群奇特,誠為一方之名勝。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切實推動全區黨風廉政教育工作,增強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廉潔從政意識。2007年以來離石區委、區政府決定以古剎安國寺為依托,以于清端成龍清正廉潔為切入點,以于氏家族文化為經緯。充分挖掘于清端成龍這一代表性人物身上所蘊含的忠于職守、清正廉潔、勤政為民、甘自淡泊的精神內涵,尤其對于清端成龍為官的廉政勤政事跡,進行專門收集、整理,提煉總結,讓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再顯時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