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中國政府網   山西省人民政府網   呂梁市人民政府網

                                        點擊切換到繁體版

                                        呂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
                                        發布:2022-06-27 10:10:03  來源:呂梁市人民政府門戶網 

                                        呂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夯實全市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基礎和管理水平,有效預防和減少農村地區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切實保障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晉政辦發〔2021〕88號)文件精神,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緊盯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總目標,以黨政引領、多元共治為主線,以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為導向,以協調發展、持續發展、創新發展為驅動,著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體制,不斷提升全市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現代治理能力,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創造良好道路交通環境。

                                        二、健全完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機制

                                        (一)層層壓實責任,強化屬地管理。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加強農村交通安全工作組織領導,嚴格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建立健全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監管責任體系,落實縣級政府負總責、鄉鎮政府負主責的工作機制。構建縣級人民政府領導包鄉鎮、交通主干道,鄉鎮(街道)領導包村(社區)、通村公路,村(社區)干部包車輛、駕駛人、路段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包保責任制。建立多層級量化考評體系,將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列入各級政府安全生產和鄉村振興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二)落實鄉鎮政府交通安全監督管理責任。鄉鎮政府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內農村交通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要明確分管負責人責任,實行鄉鎮干部包村、包路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包保責任制,鄉鎮要建立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協調機制,落實上級道路交通安全領導小組工作部署,研究落實行政區域年度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任務,協調解決涉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具體問題。完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兩站兩員”管理機制,構建“主責在縣級、管理在鄉鎮(街道)、延伸到村(社區)、觸角到村組”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體系。(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督促落實)

                                        (三)建立村黨支部和村委會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機制。村黨支部和村委會要依據《村民委員會自治法》《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協助鄉鎮政府設立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規范勸導站日常運行,履行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責任和勸導責任,每個行政村設立農用車專管員和農村交通安全勸導員。實行車輛和駕駛人戶籍化管理制度,切實動態掌握本村汽車、摩托車、農用車(包括: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正三輪載客摩托車除外的三輪摩托車、拖拉機、三輪電動車等禁止載客的機動車輛)、電動車等各類車輛和所有人、駕駛人底數,以及車輛登記掛牌、駕駛人持證等情況,建立登記管理臺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督促落實)

                                        (四)落實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經費。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將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擔的原則,保障鄉鎮交通安全管理站、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日常運行和農村交通安全勸導員和農用車專管員誤工補助、農村道路隱患排查治理、交通技術監控設備建設等經費。加強與保險公司聯系建立聯動機制,加大警保合作勸導站經費補貼,積極運用防災防損機制對勸導站建設和交通安全防災防損活動予以支持。(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和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呂梁銀保監分局分工負責)

                                        三、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力量

                                        (五)深化農村交通安全多方面、多方位共治。依法依規明確農村派出所參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職責和任務,在縣級公安機關統一領導及交警部門業務指導下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推動建立“一村一輔警”參與交通管理機制,發揮駐村輔警交通安全管理作用。堅持國省道干線公路、城市道路與農村公路管理并重,準確把握城鄉一體化發展趨勢,統籌城鄉警隊警力分布,優化警力配置和勤務部署,充實農村地區公安交警力量,堅持警力跟著警情走。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加強農村交通安全管理力量統籌,推動鄉鎮交通安全管理員、農村交通安全勸導員、農用車專管員、社會綜治網格員、交通運輸部門路長、農機部門管理員、保險公司協保員和營銷員等力量融合發展,實現職能擴充、一人多崗。鼓勵農村干部、護林防火人員及學校教職人員等參與農村交通安全宣傳、勸導工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牽頭,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呂梁銀保監分局等部門配合)

                                        四、深化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兩站兩員”建設

                                        (六)持續推進農村“兩站兩員”建設。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組織一次對交通流量較大的鄉鎮、農村主要道路交匯路段和農村中小學校、集鎮附近要道等重要點段進行摸排,科學規劃交通安全勸導站布點建設。對重要點段需設立勸導站的要進行補建,消除管控盲區。要制定“兩站兩員勸導勤務制度”,結合本地實際,合理制定勤務計劃和上崗時間安排,明確每月開展勸導不少于20天,每天不少于4個小時;要加強勸導工作安全防護,嚴禁勸導員在國省道干線公路開展勸導工作,落實重要節假日、早晚出行高峰、學生上下學、趕集廟會、紅白喜事、民俗活動、重大安保時段必須上崗開展交通安全勸導的“七必上”等原則。勸導勤務制度以及勸導站、勸導員職責等要在每個勸導站上墻,在勸導站設立監控平臺和勸導員工作語言喊話設備。(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牽頭,市公安局、呂梁銀保監分局等部門配合)

                                        五、強化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服務和執法管控

                                        (七)加強農村地區交通安全服務和整治工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組織交警、交通、農業農村、應急等部門按照省公安廳等部門關于加強農用車安全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動態掌握農用車底數,定期分析研判農用車交通安全形勢,強化農用車違法載人風險隱患源頭治理,落實各職能部門農用車違法載人監管責任,切實預防和減少農用車違法載人交通事故發生。要落實機動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管理、強制性產品認證、注冊登記、使用維修和報廢等管理制度。加強機動車產品準入、生產一致性監管,對不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或者與公告產品不一致的車輛,不予辦理注冊登記。依法嚴厲打擊制造和銷售拼裝車行為,嚴禁拼裝車和報廢汽車上路行駛。要堅持常態管控與專項整治相結合,加強對通往農村田地、果園、養殖場、農貿市場、廠區工地等重點路段以及早晚出工收工、趕集廟會、重要節假日等重點時段的執法管控,及時消除路面安全隱患。(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牽頭,市公安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應急管理局、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等部門配合)

                                        六、提升農村公路本質安全水平

                                        (八)推進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一是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按照《農村公路中長期發展綱要》,深入開展“四好農村路”、平安農村路、美麗農村路建設,加快推進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向農村公路延伸。逐步擴大農村公路納入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保障范疇比例、鼓勵結合實際探索實施差異化的生命防護工程配套建設。對新建、改建、擴建農村公路嚴格落實“三同時”制度,工程完工后、行政審批服務管理部門要及時組織交通運輸、公安、應急管理等部門開展竣(交)工驗收。二是深入開展農村公路隱患治理和精細化管理。各縣(市、區)交通運輸部門要嚴格執行《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加強對國、省、縣道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督促指導鄉鎮政府開展鄉村道路動態和靜態隱患排查治理,交通運輸、公路和公安部門要建立健全聯合排查、隱患通報、協同治理、掛牌督辦、聯合驗收等機制,加強動態排查,及時推動隱患治理。交通運輸和公路部門要聯合開展公路交通安全設施精細化提升工作,國省道與農村公路平交路口要實現警示樁、讓行標志牌、減速帶、交通信號燈、打通視線盲區等“五小工程”全覆蓋,農村公路平交路口“一燈一帶”應建盡建,同時在農村集中開展“點亮農村安全燈,照亮平安回家路”專項行動。交通運輸部門要健全完善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運營有關標準,明確農村公路養護巡查考核要求,落實養護責任。(市交通運輸局、市公路分局、市公安局、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市應急管理局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分工負責)

                                        七、加強部門協同治理工作合力

                                        (九)進一步加強農村客運服務管理。各縣(市、區)交通運輸部門要積極構建農村客運服務體系,推進農村客運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采用定線班車、區域經營或預約響應、提高發車頻次、優化??空军c等多種方式方法,提升農村客運服務水平。要針對農村群眾務農務工集中出行需求,鼓勵大型農場、企業發展通勤班車,與大型農場、農業合作社、農村大中型企業等加強協調對接,統籌運力運能,通過發送定線包車、定制班車、預約班車、免費班車等方式,最大限度解決農村群眾集中出行難題。要針對農村學生上下學用車需求,最大限度確保農村學生乘車安全。各縣(市、區)交通運輸部門要會同公安交警部門等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及規定,加強對新開通農村客運線路通行條件的審查,嚴禁不符合規定的車型運營,嚴禁不符合規定的道路通行。對已開通的農村客運線路要全面開展風險評估對安全風險較大的線路,要明確客車車型、載客人數、通行時間、運行限速等安全限制性要求。(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市農業農村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部門配合)

                                        (十)完善農村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機制。各縣(市、區)公安交警、交通運輸、農業農村、衛生健康、應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部門要構建農村地區跨部門交通事故應急救援體系,根據各自職責統籌配備交通應急與急救裝備,每年開展不少于1次聯合應急演練,提升農村地區交通事故和機耕道路農機事故的應急救援救治能力。(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牽頭,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健委、市應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隊等部門配合)

                                        八、強化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科技應用

                                        (十一)加強農村公路科技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公安交警部門、交通運輸等有關部門要強化科技裝備和信息化技術在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加強信息共享,為做好農村地區交通安全形勢研判、風險評估、流量監測、違法查緝、事故預防等工作提供科技支撐,提升農村交通安全現代治理水平。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加大農村交通技術監控設施投入,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向農村地區延伸覆蓋,并實現與各級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平臺暨“雪亮工程”平臺的聯網共享。要充分整合各相關部門、社會公共區域涉及路面交通的各類資源,強化聯網共享應用,加強農村公路視頻動態巡查。建立農村道路“大網格”治理機制,全力破解農村道路交通管理難題,筑牢農村根基。(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牽頭,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等部門配合)

                                        九、著力提升農村群眾交通安全意識

                                        (十二)完善農村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機制。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按照民政部等七部委《關于做好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工作的指導意見》(民發〔2018〕144號)。要將交通安全文明出行納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尤其是對酒駕醉駕、無證駕駛、農用三輪車違法載人等交通違法犯罪行為,提出有針對性的抵制和約束內容,表述形式、貼近生產生活、易于掌握和遵守,積極引導農村群眾自律自治。(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十三)深入開展農村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要將農村交通安全宣傳作為年度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計劃重要內容,持續深化“美麗鄉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傳,深入開展交通安全宣講“七進”活動,在國省道示范路沿線重點村莊建設“交通安全文明村”。強化農村交通安全宣傳陣地建設,做到“六個一”,即:農村大喇叭每周一講,電視臺、廣播站每月一播,每個行政村至少一處墻體交通安全標語,村口至少一處警示提示標牌,學校、幼兒園、村委會或集體活動場所至少一處宣傳欄,每年至少為學校幼兒園學生上四次交通安全課。重點加強對農村客車、貨車、校車、面包車、摩托車、三輪車、電動車、拖拉機駕駛人和村干部、教師、學生、外來務工人員等重點群體的宣傳教育,發揮重點群體示范作用,帶動農村群眾文明交通素質整體提升。(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牽頭,市委宣傳部、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教育局等部門配合)

                                        (十四)深化“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各縣(市、區)部門要依托“兩站兩員”和農村聯合執法機制,加強執法勸導和宣傳教育相結合,引導農村地區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自覺佩戴頭盔、汽車駕乘人員自覺使用安全帶。各地農村地區摩托車騎乘人員頭盔佩戴率力爭達到90%以上,電動自行車騎行人頭盔佩戴率力爭達到80%以上,汽車駕駛人安全帶使用率力爭達到95%以上,汽車乘車人(包括后排)安全帶使用率力爭達到80%以上。(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牽頭,市委宣傳部、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等部門配合)

                                        十、嚴格事故調查和責任追究

                                        (十五)嚴格開展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調查。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組織公安交警部門、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應急管理等部門依法依規嚴格開展農村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調查,建立農村道路亡人交通事故鄉鎮(街道)主要或分管交通黨政領導干部到場制,全面深入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研判事故暴露出的系統性突出問題,督促運輸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相關市場主體和道路安全隱患整改、堵塞管理漏洞,做到發生一起事故、整治一片隱患,依法嚴肅查處事故責任單位及其責任人員,嚴肅倒查責任。(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牽頭,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應急管理局等部門配合)

                                        呂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6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解讀鏈接:【圖解】市交警支隊關于《關于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 》的解讀

                                        政策咨詢:市交警支隊 安全科 8296895













                                        国模吧双双大尺度炮交gogo